更新时间:1970-01-01 08:00:00
(由于超字数被迫从短评搬迁到这里,难免叙述随意,想到哪说到哪。) 对胜利、出名、成功的狂热压过了对音乐的纯粹渴求,尽管有时两者不易区分,但片子里实在没见到几眼后者,驱动力不外乎“我儿子是个天才”“爸爸我赢了”“我要成为钢琴大师”,不知道这是现实改编还是纯属杜撰,如果这是个传记片那对于事主真是糟糕透了。 贯穿全片的“尴尬感”在我看来很大程度来源于错位,非东北人、不太靠谱的音乐爱好者,硬要操着一口东北话,讲一个培养音乐家的故事,唯一对位的是姜文本人的自我投射,他大概自比郎父,显然影片的核心也锚定于此,不是少年的腾达,而是父亲的呕心沥血。在这种对位下,两位儿子在影片后段悉数登场就十分合乎情理了,而更进一步的,母亲以“总策划”冠名赫然布告于片尾字幕顶部,全家总动员,其力捞金。视听技法上不乏亮眼之处,但又一次生动诠释了空耍技术没有高度的电影都在粪上雕花。尾声真的很尴尬,看得难受。 还记得导演在采访时提到题材难以处理,缺乏冲突,想问的是那干嘛非得拍呢,其实也可以换个故事,或干脆不拍,这样子做出来对自己的口碑、职业生涯好处不大。影片的隐喻说没有我是不信的,不然没必要非得这么设计一些名字,这么写一些台词,但我实在不感兴趣到底在隐喻什么,粗浅看起来跟影片实在没什么关系。 令人遗憾的,中国电影还是难以面对失败者的故事,更糟糕的,不仅体育片如此,现在音乐也要这么搞,成功学的理念深入到这个民族一代人的骨髓中了,目前看来大概率还要传给下一代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溺于浪潮,我们历经着的真实青春
下一篇:世界以痛吻我,我要报之以歌
十二封信和唐亦尋,走不出的九月
暴风眼中的共生与觉醒
4年后再看《新·福音戰士 劇場版 終》 :谢谢你曾来过我的世界
观后随笔
李莲花不需要可怜。
有触动,有惊喜,也有一点吐槽
论如何在虚拟作品之外获取与其之中一样的庇护
Debris Documentar (2012)
宁受万箭穿心,不斩心中之道
身处台风眼的女性们
从王权富贵的寻心问道之旅,看人的三次觉醒。我们能从王权富贵的强者叙事中学到什么?
这场因父亲病危仓促开启的家庭重逢,终究成了一场穿越几十年误解、直面两代人伤痕的和解跋涉。
第一次看剧看到迷茫,虚脱...
杜琪峰倾注灵魂的情怀之作!华语类型片的最高标准!
先看完韩版再来补看法国原版
亲子关系
勉强能看,超出我对国产惊悚片的预期
时间的灰烬
想要认识爱情,你得看看《春逝》
同为华夏人,该骂就得骂!
